总资产8.53万亿元稳居全国第三,贡献全市三分之一的税收
“深圳是一座创新之城。深圳在金融方面不断进行的改革创新,是最让人兴奋的地方,它让世界震惊”。此前,英国Z/Yen集团副董事长马克·延德尔随着国际金融中心指数评价,来到深圳时曾如此感叹道。而这句话对于深圳的金融业来说正是最好的注脚。
自今年年初开始,深圳便率先推出“金改三十六计”,随后,深圳市金融办等七部门又联合出台《关于利用资本市场促进深圳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在持续的政策创新利好之下,“逆势高速增长”就成了深圳金融业今年的关键词。而各种新兴业态也犹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纷纷在深圳落地生根。此外,经过两年的蓬勃发展,深圳也于今年真正成长为不折不扣的“互联网金融之都”。
“金改36计”引领政策创新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形容深圳金融业的创新,那便是政策“永远走在全国前列”。
2014年,当互联网金融行业仍“方兴未艾”之时,深圳便率先制定并颁布《关于支持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成为国内首个发布实施的互联网金融专项政策。今年年初,深圳又率先推出新常态下“金改36计”,此次金融改革的目标主要瞄准“前海蛇口自贸区”和“互联网金融”。
“金改36计”的横空出世,为2015年深圳金融行业奠定了“基调”——改革创新。
在“金改36计”中,不仅围绕着前海蛇口自贸区36个重点项目进行创新,如探索实行本外币账户管理新模式、开展跨境人民币贷款业务和深港企业间开展跨境委托贷款业务、境内人民币信贷资产转让和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业务等,还明确提出,要引导建立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推动制定P2P(网贷平台)、股权众筹自律公约和行业标准,探索构建各部门联动配合的互联网金融监管协作机制。
随后,深圳市金融办等七部门又联合出台《关于利用资本市场促进深圳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对新兴产业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并购重组、国资国企转型升级、利用前海资源、市场机构创新、产学研资对接六个方面,提出了不少创新性的指导意见。
在持续的政策利好下,深圳金融业今年不仅保持逆势高速增长态势,而且跃升为“深圳名副其实的第二大支柱产业”,深圳金融办相关负责人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据深圳市金融办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深圳金融业总资产达8.53万亿元,比年初增长17.96%。深圳金融业增加值、金融业总资产继续稳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三位,仅次于北京和上海。此外,深圳金融业税收占全市总税收的比重约为三分之一,成为拉动全市税收增长的主要力量。
其中,银行业方面,截至9月底,深圳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5.64万亿元,同比增长17.56%,高于全国平均增速;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突破3万亿元,达到3.10万亿元,同比增长13.33%,增速明显提升;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均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三位。
而受上半年股票市场火爆的推动,深圳的证券公司业绩增长最为突出。截至9月底,深圳18家证券公司总资产达到1.56万亿元,较年初提高59.46%;净资产合计2953.09亿元,较年初增长39.01%;总资产、净资产均居全国各省市第二位;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031.08亿元,同比增长211.74%。实现净利润463.0亿元,同比增长263.68%,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规模,仍保持全国第一。与此同时,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也达1729家,较年初新增111家,上市公司总市值16.85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43.46%,较去年末增加31.02%;1~9月,股票成交金额89.75万亿元,为去年同期的3.95倍;深交所上市公司数量、总市值和股票成交金额,均居全球证券交易所前列。
新兴金融业态快速发展
“今年来看,深圳金融的一大亮点是新兴金融业态保持快速发展势头,主要有三点:一是金融要素交易平台快速扩容;二是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稳步推进;三是互联网金融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深圳金融办副主任肖志家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
各类新兴业态犹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纷纷在深圳落地生根,并蓬勃发展。先是国内首家纯互联网银行——前海微众银行在前海开业,随后国内注册资本最大的消费金融公司——招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也跟着落地,各类要素平台也快速扩容。
记者从深圳金融办了解到,截至9月底,深圳市开业运行或取得业务资格的要素交易平台达到23家,正式运营19家,业务范围涵盖金融资产、粮食、大宗商品、稀贵金属、钻石、酒类、航空航运等多个领域。此外,前海股权交易中心还吸引了全国各地7121家企业挂牌,今年新增1855家;累计为584家挂牌企业实现融资100.40亿元,是全国挂牌企业数量最多、影响最大的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
与此同时,深圳的互联网金融也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目前,深圳市已经成为全国互联网金融最活跃和最发达的城市之一。截至9月底,深圳市互联网金融企业达到2048家,主要集中于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和福田、罗湖、南山三大互联网金融产业园。据不完全统计,深圳市互联网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约占全国的四成;股权众筹融资、互联网财富管理均稳居国内前三名;P2P融资平台超过600家,今年1~9月贷款规模达1375亿元,约占全国25%、全省70%,稳居全国第一,成为全国网贷“第一城”。
此外,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的金融聚集效应也在进一步加强,跨境业务领域创新十分亮眼。截至9月底,前海金融及金融配套服务机构达2.5万家,占全部入区企业一半以上。具体来看,一方面前海跨境人民币贷款增长迅速。截至9月底,前海备案金额超过1000亿元,达到1241.4亿元;另一方面,前海的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也在快速扩大。截至9月底,共有22家已备案的跨国企业集团实际开展了此项业务,跨境人民币资金出入合计498.4亿元。
今年,全球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国际金融中心指数也来到中国,这是该指数首次在中国发布,而且首发城市选择了深圳。在该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第18期榜单上,深圳位居全球第23名,在中国内地城市中排名第二,仅次于上海。
这一切的一切都在告诉我们,或许正如英国Z/Yen集团副董事长马克·延德尔认为的那样:“因其独一无二的创新力,深圳正在迅速崛起,而它的崛起将不可阻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