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主页
智能推荐

热点关注

政策推送

网站支持IPv6
政声传递 繁体 EN 数据开放 政务机器人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搜索

商事主体总量和创业密度稳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 深圳营商环境连续“得高分”

发布时间:2025-03-26 15:31 来源:
字号:      人工智能朗读:

  企业开办全流程压缩至0.5天,95%以上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推出全国首个“区块链+电子证照”平台,企业证照调取效率提升70%……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近年来,深圳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持续创新突破,并围绕“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目标推出了一系列新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

  制度创新,秒批秒办全面覆盖

  近日,某科技公司通过“深i企”平台申请注册,系统自动核验股东身份、经营范围,并通过区块链存证,全程耗时10分钟完成登记。香港创客张启明通过前海合作区“跨境通办”平台,直接使用港澳身份证完成深圳公司注册,并同步开通跨境银行账户。

  2024年,深圳全面推行“AI+政务”服务,实现企业开办、税务申报、社保缴纳等高频事项“秒批秒办”。当下,商事登记已迈入“链上可信”的数字化深水区。

  市场主体活力迸发,企业数量与质量双提升。2024年全市当年新设经营主体56.16万户,总数超过440万户,总量和创业密度稳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境内外上市公司达579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2.47万家,专精特新企业达1.08万家。

  2024年,深圳在全国率先探索拓展经营范围应用,编制出台《深圳市新兴产业经营范围目录》,为新兴行业准入准营提供制度支撑。放宽市场准入24条措施加快落地,推行无介质网上办理营业执照,预计每年为经营主体减负超5000万元。此外,还实现港澳台及外籍人士开办企业全流程网上办理,新增外资企业同比上升18%。

  通过放宽市场准入、优化经营范围应用等措施,深圳降低了创业门槛,激发了市场活力。数字化、网络化的政务服务提升了效率,减轻了企业负担,进一步促进了市场化营商环境的形成。

  规则护航,构建公平透明秩序

  深圳以法治化营商环境为核心竞争力,通过立法保障、司法改革和合规管理,增强企业预期稳定性。法治政府建设在全国百城评估中排名第二。

  知识产权已成为驱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2024年深圳全市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为1.59万件,连续20年居全国城市首位。以华为、腾讯、大疆为代表的科技企业成为全球专利布局主力军。

  在一起华为诉某公司5G专利侵权案中,深圳法院首次采用“技术调查官+专家陪审员”机制,快速锁定侵权行为,判赔金额达数亿元,强化了国际技术竞争中的话语权,推动企业主动布局核心专利。

  深圳知识产权法庭2023年审结案件2.1万件,平均审理周期缩短至98天。2024年推出全国首个“专利侵权惩罚性赔偿指引”,最高赔偿额可达权利人损失的5倍。

  在信用监管创新方面,深圳公共信用信息平台覆盖全市企业,推行“信用+秒批”“信用+容缺受理”等举措。2024年信用良好企业享受行政审批绿色通道比例达90%。

  链接全球,打造国际开放枢纽

  深圳以“双循环”节点城市为定位,通过制度型开放和全球资源对接,提升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

  2024年深圳全市新设外资企业数量达到9738家,位居全国第一,同比增长21.7%。此外,深圳的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也创历史新高,达到1402.4亿美元。深圳通过举办全球招商大会和经贸交流活动,吸引了来自欧洲、亚洲、美洲等33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及机构代表超700家参加。

  跨境规则对接实现了突破。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试点“香港科研+深圳转化”模式,2024年共引入国际科研项目32个,推动生物医药、量子通信等领域技术跨境流动。据悉,合作区企业可享受香港法律仲裁服务,国际商事纠纷解决周期缩短至6个月(国际平均为18个月)。

  国际经贸网络拓展方面,深圳港2023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3000万标箱,连续10年居全球第四。2024年新增“深圳—东南亚”跨境电商专线12条,带动前海综保区一季度进出口额增长25%。

  2025年,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规模将稳步提升,未来产业整体成势,企业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具有深圳特点和深圳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

(来源:深圳特区报)

相关文档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隐私声明 版权保护

备案号:粤ICP备19022168号 网站标识:4403000060 公安备案号:44030402002937

主办单位:深圳市商务局地址:深圳市福田区福华一路1号大中华国际交易广场投诉/咨询电话:12345、0755-88107023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