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主页
智能推荐

热点关注

政策推送

网站支持IPv6
政声传递 繁体 EN 数据开放 政务机器人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网站大数据分析平台 搜索

牢记使命奋发进取,深圳各项事业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实现新突破 这份成绩单“新”意盎然

发布时间:2024-12-31 10:07 来源: 字号:     
人工智能朗读:

  日月其迈,时盛岁新。

  我们即将挥别2024年,迎来新的一年。奋发进取、向新向上的深圳,在时间的刻度里,记录下一个个崭新的发展标记。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全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深圳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牢记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新征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使命任务,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谋划推动改革开放、创新发展,加快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这一年,深圳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蹄疾步稳、有序铺开,持续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产业发展聚力向新、乘风而上,新质生产力动能迸发;1-11月外贸进出口首次突破4万亿元,全球市场“含深度”不断增加;突出可感可知、办好群众身边大大小小的事,绘就民生幸福新画卷;文化事业产业“出圈、出海、出色”,城市文明焕发新魅力;一桥飞架深中,大湾区融合加速,深圳强化核心引擎展现更大作为……跑起来,抢时间,争一流,全市奋发进取、真抓实干,扎实有力推动各项事业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实现新突破。

  新质生产力活力四射

  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今年以来,深圳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抓好经济建设中心工作,推动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统计显示,前三季度我市GDP实现25934.28亿元,同比增长5.4%。

  我市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深圳特点和深圳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形成。

  一体推进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传统产业发展,创新组建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医药和医疗器械3个重点产业办公室;新能源汽车产量预计超280万辆,居全国城市第一;4家企业纳入国家世界一流企业培育库,数量居全国第一……

  深圳坚持制造业当家,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发展“20+8”产业集群,工业经济实现快速增长。1-11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

  深圳制造业31个大类齐全,23种占全国产量比重超10%、36种占比超5%,新一代信息通信、先进电池材料、高端医疗器械、智能装备4个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数量居全国城市首位。2024年深圳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新增29家,位居全国城市第一,总量达95家,位居全国城市第二。

  新动能已经形成,新赛道正在打开。新能源汽车驶向全球,比亚迪第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低空经济加速起飞,全市首条低空物流企业专线从龙岗飞向深圳机场;机器人“遍地开花”,工业领域和家居场景都可以看到深圳制造机器人身影;AI智能“无处不在”,一座莲花山体验各种未来新世界科技。前11个月深圳主要高技术产品产量持续快速增长,其中,3D打印设备、工业机器人、电子元件产品产量分别增长41.3%、26.3%、23.2%。深圳坚持以创新作为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战略,通过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不断为深圳新质生产力注入“新”意,加快建设全球领先的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

  耐心资本和大胆资本培育未来“产业之星”、会展联动产业兴盛、新质文旅添丁旺财、消费加力流量变增量……深圳瞄准融合化、高端化、数字化、绿色化、国际化、特色化方向推进服务业转型升级,全力构建具有深圳特点、培育具有深圳优势的优质高效现代服务业新体系。

  深圳服务业韧性十足,极具潜力。以全国第一的成绩获评“三星级”中国软件名城。11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存款余额同比增长5.0%,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9%。在最新一期国际金融中心指数中,深圳位列全球第九名。全市新增首店、旗舰店、新概念店数量超1000家。出台促消费21条以及消费品以旧换新等专项政策,举办系列促消费活动,消费品以旧换新累计补贴46.9亿元,带动汽车、家电、电子产品等销售超640亿元。

  创新成为深圳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全市各类创新载体超4000家,国家高新区综合排名居全国第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2.5万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20年、国内专利授权量连续6年居全国城市首位;“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连续5年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位列第二。

  推出1500余条优化营商环境举措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新活力

  202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又一个重要年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开启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

  9月20日,深圳市委七届九次全会召开,对全市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进行系统部署,明确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和责任制,以改革推动各项工作开创新局面。

  “‘腾飞贷’在不稀释股权的情况下,让我们获得了一笔中长期低成本贷款。”深圳一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负责人说。不久前,深圳落地“腾飞贷”3.0版本,从去年12月深圳推出“腾飞贷”业务模式后,深圳一年间已迭代3个版本,助力高成长期科技企业“腾飞”。除了“腾飞贷”,深圳还创新推出“小微通”“科技初创通”“个体通”等,解决广大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资金需求。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作为首批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深圳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和对照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估标准的思路,全方位深层次打造高水平营商环境。

  今年6月,深圳连发3份2024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围绕持续放宽市场准入门槛、提高要素保障能力、持续优化外商投资服务等提出了105条主要任务。目前,深圳已累计迭代推出1500余条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举措。

  一流的营商环境持续激发创新创业活力。11月29日举行的2024深圳全球招商大会新闻发布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深圳市商事主体总数突破435.95万户,拥有境内外上市公司574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2.48万家,专精特新企业达1.08万家。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的地位日益显著,深圳围绕数据要素市场建设领域进行一系列积极探索。

  今年6月,深圳市数据资产质押融资的首个案例,也是全国首笔大中型数据资产质押融资案例发布,神州数码成功将金服云数据产品作为数据资产,纳入企业财务报表并获得建设银行深圳分行授信融资3000万元。深港跨境数据验证平台今年也在深港两地上线试运行。

  有“特区中的特区”之称的前海,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力度。

  今年6月,前海管理局修订了《促进商贸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办法》,提出38条务实举措,全力推动货物贸易稳定增长。8月,西门子(深圳)磁共振有限公司前海保税维修中心获批保税维修账册后落地前海。据统计,今年以来前海新增制度创新成果47项,累计达882项。

  外贸进出口规模首破4万亿

  高水平对外开放塑造新优势

  15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访问深圳,数量上较去年几乎增长一倍;第六届全球“经认证的经营者”(AEO)大会、2024中非民营经济合作论坛等重要国际会议在深举行,吸引众多跨国公司齐聚;与5个国际名城建立友好交流城市关系,友城数量达95个……

  这些是深圳全面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一个个缩影。深圳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度参与全球经贸合作。

  海陆空铁口岸一片繁忙、奔腾向前。前11个月,深圳进出口4.11万亿元,同比增长17.4%,为同期历史新高;深圳外贸进出口规模首次迈上4万亿元台阶,成为历史性突破。

  “老三样”“新三样”,都是深圳好样。锂离子蓄电池、电动载人汽车、太阳能电池,“新三样”产品走俏国际市场;手机、电脑、家用电器等“老三样”产品则因为科技创新,同样香飘海外。

  截至12月29日,深圳港累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315万标箱、同比增长12%,在全球主要集装箱港口中增速第一,总量创历史新高稳居全球第四。

  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都凝聚起深圳新的“朋友圈”。1-11月我市对“一带一路”国家地区、东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经济体进出口分别增长21.5%、24%、17.4%;“大湾区组合港”累计开通航线43条,海港、空港出口货物周转效能提升20%以上。

  看好深圳、信任深圳、投资深圳,国际客商用真金白银给深圳投下“信心票”。我市成功举办2024深圳全球招商大会,洽谈签约项目超400个、涉及投资额超9000亿元。

  开展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深圳超1400家企业参与试点,业务规模超900亿美元。支持本土优势企业国际化布局,印发实施境外投资备案(ODI)审核指引,1-11月我市企业对外实际投资额102.1亿美元、居全国城市首位,在境外设立或并购子公司超2000家。

  粤港澳大湾区竞逐全球“湾区经济”高地,深圳作为大湾区中心城市之一、核心引擎之一和极点之一的重要作用持续发挥。

  前海合作区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前海方案72项任务中69项已落地、3项取得重大进展,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扩展到合作区全域,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落地实施,港澳专业人士在前海备案即可执业的领域新增3类、累计25类。

  与港澳交流合作更加紧密务实。我市制定落实新一轮深港合作19个专班75项任务、深澳合作11个专班32项任务,成立深港金融合作委员会,实现常态化、深层次、多领域交流合作。

  与大湾区其他城市协作更加密切。广深“双城联动”,广州实验室检测评价中心河套分中心常态化运营,广深佛莞智能装备集群建设加快推进。联合东莞、惠州印发深圳都市圈三年行动方案。加强与珠江口西岸城市合作,深中通道累计车流量突破1000万车次。

  地铁公园学校等建设喜讯频传

  民生社会事业取得新成效

  城市所需,民生所盼,是政府工作的着力点。

  2024年,在交通出行方面,深圳市民收获更多福利。年底,深圳地铁3号线四期、7号线二期、11号线二期、12号线二期、13号线南段同步开门迎客,地铁新增里程约28公里,至此,全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达到18条(含有轨电车),运营总里程595.1公里,车站417座。新线(段)开通后,进一步补充了中心城区东西向轨道交通廊道,为坪地、大学城等片区居民增添了公共交通出行新选择,深圳地铁线网密度由此达到0.30公里/平方千米,稳居全国第一。

  深圳机场客流量在年末也首次突破6000万人次大关,这也使深圳成为我国内地继北上广之后,第4个拥有“6000万级机场”的城市。尤其在国外航线方面,截至目前,深圳机场国际及地区客运航线通航点已超过45个,航线网络覆盖全球五大洲的31个国家和地区,每周超过800班进出境客运航班。

  为解决市民关注的“停车难问题”,深圳今年在全国率先上线全市公共智慧停车平台,实现市内经营性停车场全覆盖,余位查询、终点导航“一键触通”,日均直接、间接服务用户270万人次。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一年来,深圳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山海连城绿美深圳生态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果。

  最新数据彰显城市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空气质量综合指数(AQI)达标率96.9%,PM2.5浓度为16.8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居国内超大城市第一;国考省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100%,310条河流优良水体长度占比提升至82.8%,大亚湾入选全国美丽海湾优秀案例,大鹏湾美丽海湾建设经验获联合国推广;全市声环境功能区夜间达标率达96.2%、同比提升13.7个百分点;固体废物总利用处理能力达30.9万吨/日,资源化利用水平提升至45%……

  在深圳,有一种“特产”是公园!到2024年底,深圳新建、改造公园30个,全市公园总数达到1320个,深圳正从千园之城迈向全域公园城市。

  11月6日,全球首个国际红树林中心在深圳揭牌,首批18个成员国代表共同签署协定。国际红树林中心将建立健全开放包容、共建共享、合作共赢的红树林和滨海蓝碳生态系统国际合作机制,推动全球红树林保护事业迈向新高度,为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推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作出积极贡献。

  医疗建设方面,今年,我市新增医疗卫生床位超9000张、社康机构44家,建成质子肿瘤治疗中心等13个项目,市儿童医院龙华院区等一批医院开业,全市三甲医院增至33家,上线国内首个医疗大模型华佗GPT智能导诊和预问诊系统,网约式、数字化“五分钟急救圈”成效初显,卫生医疗长足发展为市民健康护航。深圳还放宽非深户籍新生儿参保限制,医保个人账户实现省内家庭共济,全市基本医保参保率97.5%,构建起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

  教育方面,今年深圳继续实施大规模学校建设计划,跑出学位供给加速度,全年新改扩建幼儿园、中小学校160所,新增基础教育学位约18万个。高等教育方面,深圳理工大学、深圳城市职业学院揭牌成立,深圳海洋大学(筹)获批设立,高校数量增至17所。

  住有所居,托起百姓安居梦。一年来,深圳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力度,预计全年建设筹集保障性住房10.1万套(间)、供应分配7.98万套(间),创新推出“深梦启航”“深梦扬帆”计划,更好满足不同群体刚性住房需求。

  深圳文艺精品出圈出海出色

  文化强市建设迈出新步伐

  出圈、出海、出色!2024年,深圳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佳绩频传,让城市文化影响力和美誉度显著提升,创新、灵动、饱满、鲜活的城市文化形象越见丰盈,高质量文化强市建设迈出新步伐。

  今年12月,中宣部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获奖作品公示结束,“深圳出品”原创舞剧《咏春》、广播剧《我从湾区来看你》、歌曲《一路生花》(2024特别版)3部深圳原创作品获奖。在这一国家级文化艺术产品奖项评选中,深圳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凭借大胆的艺术创新和高尚的艺术品质,让“深圳出品”成为文化深圳的又一金字招牌。

  这其中,以舞剧《咏春》为代表的“深圳出品”文艺精品创作再创佳绩。随着该剧今年出海英法、三度赴港,来自深圳的舞台艺术引发国际范围的好评热议。演出盛况引来英国《泰晤士报》《卫报》等主流媒体和专业杂志、网站持续聚焦跟进报道;法国国家新闻台称《咏春》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核的精妙呈现;香港特别行政区前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称,在该剧中“看到了深港在文化交流上的更多可能性”。

  正如赢得社会广泛赞誉的深圳最新城市形象片《敢为人先》所传达的,深圳正大踏步行走在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快车道上。一系列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设施建设,文化举措出台,让城市文化图景更加细致鲜活。

  这一年,深圳文化设施越建越多。深圳科技馆新馆等建成运营,欢乐港湾欢乐剧场、紫荆文化总部大厦等项目开工建设,新增公共文体设施20万平方米、公园文化设施28个,1800家各类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遍地可及。

  这一年,深圳公共文化活动越来越精彩。深圳设计周、深圳读书月、“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关爱行动、吾城吾歌、草地音乐节等优质文化活动就在市民身边;成功举办第二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第二十届文博会展览规模和交易量均创历史新高。

  一个个具有独特定位和艺术魅力的国家级、国际化文艺品牌活动的举行,让文化惠民切实融入实践行动,成为涵养城市文明绿洲的丰沃养料。

  不仅如此,今年来,深圳不断激发全社会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深圳出台全省首个网络微短剧政策,举办演唱会百余场、演出数千场,文化产业增加值预计近3000亿元、规模居全国城市前列,文化产权交易所交易额突破30亿元。

  深圳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体育产业蒸蒸日上。今年,在巴黎奥运会上,深圳运动员斩获2金1银1铜、创历史新高,在游泳世锦赛等国际赛事中,深圳健儿斩获金牌14枚;全国游泳冠军赛、中国高尔夫公开赛、中国羽毛球大师赛、国际篮联三人篮球大师赛常规赛等国际重大赛事和顶尖职业赛事的举行,带动了赛事经济蓬勃发展。群众体育方面,各类健身设施持续完善,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贯穿全年,“15分钟健身圈”蔚然成型。

  实干为笔,华章日新。

  新的一年,新的奋斗,新的进发。我们要赓续并弘扬特区精神,让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成为薪火相传的城市基因、闪闪发亮的时代标识,把走在前列、勇当尖兵的使命责任牢记于心、践之于行,用好改革开放这个关键一招,以创新集聚动能,乘势而上开新局,砥砺奋进谱新篇,努力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来源:深圳特区报)

相关文档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隐私声明 版权保护

备案号:粤ICP备19022168号 网站标识:4403000060 公安备案号:44030402002937

主办单位:深圳市商务局地址:深圳市福田区福华一路1号大中华国际交易广场投诉/咨询电话:12345、0755-88107023

网站支持IPv6